帳號 密碼
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.
:::

5. 再現活化石

 再現活化石—鱟

一、為何要做「鱟」的復育
  雖歷經幾億年時間及無數次環境浩劫而依然存活的「鱟」,竞敵不過人類短短幾十年「文明」的荼毒,在人類肆無忌憚的摧殘、毒化環境的行為中,還是難逃瀕臨滅絕的噩運。漁民說,現在抓到「鱟」的機會已經很少了。為了彌補人類無知的過錯,更為了環境生態的永續,以「鱟」為旗艦物種,尋找合適的產卵場及稚鱟棲息地,進行「鱟」的復育工作,期待恢復潮間帶的生機。 

二、復育工作本土化
  爲了確保復育的成功及環境維護的延續性,本土化是不二法門。唯有當地人實地來做,才能感同身受,才能珍惜身邊的自然環境,環境維護好了,復育工作才可能真正的成功及延續。

 

 

三、復育工作的推展

  1. 三棘鱟復育、保育研習
    由農委會林務局、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指導,嘉義縣政府主辦,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承辦的「嘉義布袋三棘鱟復育、保育研習」, 94年8月21日於布袋地區辦理。



  2. 復育團隊成立
    94年10月15日「布袋鱟復育團隊」正式成立,隸屬於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。隨後團隊成員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章波博士帶領,勘查適合的成鱟產卵場。

  3. 復育團隊培訓工作坊
    95年2月8、9兩天辦理「布袋鱟復育團隊培訓工作坊」,培訓團隊成員始能順利投入復育工作。


  4. 稚鱟棲地特徵採樣及族群數量調查
    95年1月開始,每個月進行一次稚鱟族群數量調查;每三個月則做一次稚鱟棲地特徵採樣。


  5. 教育宣導
    趁著復育工作的推動,進行居民及遊客的環境教育。

 

四、嘉義沿海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珍稀生物

 位於布袋的好美寮自然保護區,特殊的洲潟地形景觀,生態系統完整,生物種類繁雜且多樣。內側的潟湖泥灘地北端近年來發現稚鱟的棲息地,推測離岸沙洲外側的綿延海灘,可能為「鱟」的產卵場;而外傘頂洲的沙灘,也是「成鱟」可能的產卵場之一。
 
 

五、展望未來

「鱟」只是眾多生物中的一種,然而我們以這種具指標意義的生物,做為旗艦物種,期待復育有成,不僅可以帶動其他生物的活絡與生態環境的永續,也盼望在自然環境有效維護後,能在有合宜規範的情況下,有條件開放推展生態休閒旅遊,以無煙囪產業取代海岸的不當開發,提升環境與生活品質的同時,也兼顧到地方經濟的發展。